Monday, February 21, 2011

西游記「大戰紅孩兒」--戒食五葷


有這么一個說法,西游記本來不是明朝的小說家吳承恩“原著”的,而其實是改編自元朝全真教邱處機真人的手稿,只不過原始的手稿並沒有那麼精彩﹐而故事人物本來也沒有那麼豐富。據說當時邱真人與佛教的白雲禪師交流道學修養,邱真人借用佛教人物“唐三藏(玄奘)”﹐融入自己的心得寫了西游記送給禪師,白雲禪師則以道教背景的“封神榜”編入了自己禪修的心得而相贈。因此,假如用心分析這兩本名著的佛學真理,可以領會出一些奧妙的玄思妙理,特別有助於“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修悟與推行。 
大戰紅孩兒───從中解開“清口茹素戒五葷”的密碼故事簡介:孫悟空偕豬八戒與沙悟淨保護唐三藏前往西方取經,一路盤山涉水,受盡風霜之苦。一日,唐三藏師徒路過火雲洞。火雲洞洞主紅孩兒(又名“聖嬰大王”)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子所生,是長得天真可愛如嬰孩般的妖精,他得知唐三藏的身體乃是人間罕見的童子體,吃了他的肉可以增加二千年修行,當然不放過吃唐僧肉的機會,卻又憚於孫悟空等武功高強,乃心生一計,假裝楚楚可憐地被人綁在樹上使唐三藏因憐憫而命孫悟空把他救下來,孫悟空看出他是妖精而與豬八戒之間起衝突,紅孩兒趁孫悟空背着他走時以分身法抓走唐三藏。孫悟空責怪豬八戒惹出事端,負氣不管這件事,豬八戒只好與沙悟淨到火雲洞救師父,無奈紅孩兒武功比他們高出許多,二人敗下陣來,只好苦苦哀求孫悟空協力救師,孫悟空為了解救被紅孩兒俘虜的唐三藏,與豬八戒、沙和尚聯手大戰紅孩兒。紅孩兒讓他的手下從洞中推出五輛載滿干草的車,再放出他體內的三昧真火把五輛車上的干草燃燒起來,孫悟空這下子可遇上了強大的敵手。孫猴頭最怕煙火,此時他雙眼被熏得睜不開了:
火光中,孫悟空又急又氣,竟不避烈火,反而一頭鑽入火海,要找妖怪拚命。紅孩兒見他來到面前,猛地一口濃煙噴在他的臉上。孫悟空只覺得眼花撩亂,腦袋腫痛,全身又癢又燥……弄得火氣攻心,一口氣接不上來,昏了過去。盡管後來他們邀請了東海龍王,也沒有辦法淋滅紅孩兒的三昧真火。海龍王不能打敗他,敗兵而逃、吃了大虧,便向孫猴頭建議去邀請觀音菩薩來才能收付紅孩兒。
這時豬八戒也趁混亂中救了師兄孫悟空,才讓他有機會飛去請觀世音菩薩降伏紅孩兒。紅孩兒一見觀音菩薩便罵道:“何方妖怪?”,並想狠狠地一槍刺過去,卻忽然間不見了菩薩的蹤影,只留下空的蓮花座,紅孩兒還這時便跳上蓮花座上嬉戲,原來是菩薩利用紅孩兒的好奇心誘他坐上了蓮花座,此時蓮花座馬上合起來紅孩兒給他困住了、正當他破口大罵時蓮花底下長出利器割得他雙腳鮮血直流。紅孩兒痛得口說愿意歸順於觀音菩薩、追隨她修行,菩薩這時收了蓮花法器又放出五個金環圈住了紅孩兒的四肢和頸項。紅孩兒又掙扎着要打觀音菩薩卻被菩薩念咒語勒緊金環、使到紅孩兒難受得跪地求饒,如此便收付了紅孩兒。五個金環套住了紅孩兒的頸項和四肢,隨時互相靠攏使他表現出雙手合掌的敬拜手勢,他就從此成了觀音菩薩的右脅侍者(玉女、又稱“龍女” ,當時已是觀音菩薩的左脅侍者)。孫悟空也因擔心唐三藏安危,捐棄前嫌,與沙悟淨、豬八戒合力擊退紅孩兒,唐僧師徒一行繼續前往西方取經。 
西游記密碼解析
唐三藏代表“人的本性(本來的佛性)”,許多妖精想吃他的肉,吃了能長生不死、青春永鑄,正符合了“佛性的永恒本質”。
孫悟空代表“人的心識”,即所謂的“心猿意馬”,他的武器是金箍棒,即是“存在於宇宙間、可變大變小的 ‘一理’ (“理”在天是天理、在地是地理、在人是性理,是金箍棒變大時的代表、可遍布宇宙的象徵;“理”若縮小可轉為“道理” ,能聽進耳朵裏,因此孫悟空把金箍棒變小後可收入耳內),這即是孔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一”可變大變小,即是金箍棒、也即是“理智”。孫悟空有火眼金睛可看出妖怪的原形,代表人的“意識”可分辨“是非黑白對錯”。孫悟空有
七十變,代表人的心情經常隨環境而改變。“七十二”的數是由“十八”而來的,即是“人的六根、六塵及六識”(合成“十八”),隨着“喜怒哀樂”(“大情緒)而變化多端──這便是人的“心識”了,變得令他人捉摸不定。“本性(唐僧)”好靜,“心識(悟空)”好動。白龍馬是“人的意念”。豬八戒代表“人的縱欲心與懈怠心”,
以外在五官而言則代表“雙目”(所以他的耙末端象眼睫毛),需以“八項戒律”加以束縛,即是“戒除貪、嗔、癡、愛、酒、色、財、氣(八魔)(以内在器官而言,代表分泌情慾激素的腎上線)”,因此他被觀音菩薩賜予法號“悟能(修悟人的潛能,以克服八魔,既克服腎上線所分泌的情慾激素’)”。沙僧則代表“人的口”,他在被唐僧收為門徒之前曾是住在“流沙河”的鯊魚精,“人的口”有如“流沙河”,任何食物“流”下去之後都出不來,武器形狀如人臉上從龍紋到上唇的外觀,頸項上一串用九顆人頭骷髏穿起來的項鏈代表人的三十六顆牙齒(“三十六”以“九”為根數;“三”與“六”可以合成“九”),人的口需戒除食肉的惡習,因此沙僧被觀音菩薩賜予法號為“悟仁(修悟仁慈心)”。
“紅”即是“赤”,“孩兒”即是“子”。眾多妖精中唯有紅孩兒有“三昧真火”── 三昧真火即是“精、氣、神”。因此,紅孩兒在此代表“人人的肉身”,是由“赤裸裸的嬰孩(赤子)”成長過來的,而且也唯有“人類的肉身(無論男女老少)都能修煉出精氣神三寶、並凝聚於身上”,這種體內的宇宙能量好比是“紅孩兒的三昧真火”一樣。人的身心本來都是“神
孩(赤子之心)”成長、演化而來的,同樣的紅孩兒又名“聖嬰
大王”。身心最怕變老,最貪圖長春不老,這是對“壽者相”的執着,因此紅孩兒(肉身、身心)想吃唐僧肉以得不老的身心。

但是,如果以修行的角度來看,修行人除了不食眾生肉之外,還得戒食“五葷”(蔥、蒜、韭、薤、興蕖。不食五葷,對身體有益;五葷氣味兇險--食之則五臟之元氣,易被沖散:蔥傷腎、韭菜傷肝、蒜傷心、薤傷脾、興蕖傷肺。 )。這是因為“五葷”若“生食則生嗔火(暴躁的脾氣)、熟食則生淫欲”。故事中紅孩兒(人的肉身〕命令手下由火雲洞洞口推出五輛載滿干草的車──火雲洞代表眾人的口,嘴唇紅如“火”,而口屬於“北方壬癸水”,水即是“雲”的本質,所以是“人的口”!而“五輛車栽滿草”剛好拼合成“五葷”兩個中文字!(“”字是“上有”)。這個階段的情節,紅孩兒燃起三昧真火熏得孫猴頭雙目難視、甚至昏死過去───代表人若食用五葷,體內所燃起的精氣神(三昧真火),會燃燒出不利於人體的有害物質,刺激體內分泌過多的腎上腺化合物來排除這些有害物質,由於腎上腺過量被刺激,使得人淫欲會過盛、或脾氣暴躁難自抑。這便是食用五葷的害處,令人身心難平靜、影響修道的過程。因此,孫悟空(心識)會受不了五葷(濃煙)的熏陶、甚至昏死過去(即是“蒙蔽了心識與理智而縱淫欲、施暴行”)。這“淫火或嗔火”即使請來“四海龍王”施予法雨(舌頭頂上顎,刺激甲狀腺分泌唾液)也不能澆滅!如若這樣無止境地燃燒精氣神(三昧真火)等於是在“自取滅亡”,自損形骸、使得本來圓滿的佛性都被侵蝕了,以致難以回天。切記、切記!觀音菩薩代表人的菩薩心腸(仁慈心),人的肉身(紅孩兒)需要以“收斂(合起來)的蓮花座”(即“清凈心”)使人認識過錯及加以反省,蓮花座下的利器便是“人的口”,病從口入害身心、禍從口出損人格。並需以五個金圈套牢,“五個金圈”即是“五戒”(殺盜淫妄酒),若身心“造反”時(猶如紅孩兒後來又掙扎要反抗觀音菩薩),必須以“口訣”(心裡默念真經)來克制自己的欲望或嗔火。以上便是“大戰紅孩兒”的密碼解析,由此可印證“清口茹素還必須戒食五葷”。早在宋末元初期間,全真教七真之一的邱長春道長已經把這永恒不變的真理都收入於“西游記”中了,只是當初的手稿故事內容沒那樣精彩,而是被後來的吳承恩居士添加成如今的版本而已。* * * * *
黑色文字的故事内容是取自http://www.angelibrary.com/oldies/JourneyWest.txt
西游記第16回 火雲洞菩薩收紅孩  半個月後﹐唐僧師徒來到一座怪石成堆的大山前。這山的枯松澗火雲洞裡﹐住着一個叫做紅孩兒的妖怪。他聽人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就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七﹑八歲小男孩﹐光着身子吊在樹梢上﹐高聲喊“救命﹐救命﹗”。(紅孩兒在此代表人人的赤裸肉身與孩子般的心靈【赤子的身心】,唐僧代表人人的不老佛性【元神】。每個人一出娘胎時,都是赤裸裸的嬰孩,降生在某戶家中,成了“家族開枝散葉的結晶”,“上有赤”尤其代表唐朝皇室的“”家。在唐僧必經之路讓唐僧遇見──人從0歲至7、8歲期間,除非是夭折,否則都是人人成長的必經過程。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正是指要找回這個“人人都放失已久、近乎枯萎的純潔心”【所以稱為“枯松澗”】,在求道、學道(取經)的路徑上必會相遇。)  唐僧見了﹐連忙讓八戒救下紅孩兒﹐並要讓出自己的白馬給紅孩兒騎。紅孩兒借口吊得時間長﹐渾身疼痛﹐騎不成馬。唐僧就讓悟空背着紅孩兒。悟空怕師父念緊箍咒﹐背上紅孩兒就走。心裡想: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的本事。
  妖怪害怕悟空傷他﹐用了一個重身法﹐扔下一個假的紅孩兒讓悟空背﹐自己跳在空中。悟空氣得火冒三丈﹐抓住假的紅孩兒摔在路邊的石頭上。妖怪又用了一個法術﹐變成一陣旋風﹐刮得沙石亂飛﹐讓人睜不開眼睛﹐趁機把唐僧抓回火雲洞。
悟空叫來本地的山神﹐問清了紅孩兒的來歷和住處﹐就留下沙僧看守白馬和行李﹐帶着八戒來到火雲洞前﹐要救師父。紅孩兒命令小妖們推出五輛車子﹐按金﹑木﹑水﹑火﹑土排好﹐念了個咒語﹐頓時五輛車上火光四起
(五車草=五葷)
八戒慌了﹐也不管悟空﹐自己跑到河對面。孫悟空本領高強﹐念着避火訣﹐闖到火裡去找妖怪。可是濃煙滾滾﹐烈火飛騰﹐什麼也看不見。他便決定先去東海請龍王來下雨﹐澆滅這場妖火﹐再救師父。(三昧真火=三界欲火=精氣神)
  四海的龍王跟着悟空來到火雲洞的上空。悟空在洞門前又叫又罵﹐引出紅孩兒﹐和他打了起來。打了二十個回合﹐紅孩兒見不能取勝﹐又放起火來。悟空急忙念咒﹐通知天上的龍王﹐頓時﹐大雨傾盆﹐“嘩嘩”地下了起來。雨雖然大﹐卻澆不滅妖怪的三昧真火﹐反而像火上澆油一樣﹐越澆越旺。悟空闖到火裡尋找妖怪﹐卻被妖怪一口濃煙噴在臉上﹐熏得頭暈眼花﹐分不清東南西北﹐一頭鑽到河裡。誰知被冷水一激﹐弄得火氣攻心﹐一口氣沒接上來﹐昏了過去。(“四海龍王”在體內是代表“慈(東海)、悲(西海)、喜(南海)、舍(北海)”四無量心之觀照功夫;在身體外觀則是代表古時修行人“眼(南海)觀鼻(西海)、鼻觀心(東海=腦海),意守人中(北海)”的修煉方法,舌頭往上翹、刺激喉輪或甲狀腺分泌唾液,滋潤喉嚨,但是這種觀照意念的修煉法並非究竟解脫三界欲火的法門。所以任由四海龍王怎樣努力也澆滅不了三界欲火也)。
  八戒﹑沙僧救起悟空。幸好八戒曾經學過按摩禪法﹐按按這﹐揉揉那﹐好一會兒才把悟空救醒。悟空謝了四海龍王﹐與八戒﹑沙僧到松樹林裡坐下﹐商量去請觀音菩薩﹐可是悟空腰酸背疼﹐渾身無力﹐駕不起雲。八戒便自告奮勇去請觀音。
  紅孩兒一直躲在雲裡尋找孫悟空﹐發現八戒駕着雲﹐向南飛﹐想他一定是去請觀音﹐就跑到八戒的前頭﹐變成一個假觀音。八戒果然上當了﹐跟着假觀音來到火雲洞捉拿妖怪。誰知剛到洞口﹐就被小妖們按倒在地﹐捆了起來
(觀音是“慈悲”的化身或代表。在此,“假觀音”代表“假慈悲”。如果學道之人不是真正發自慈悲之念、惻隱之心而學習用素食,就不是真正的“菩薩心腸”,不能持之以恒,如紅孩兒【人的身心】所變出來的“假觀音”一樣,只是一種假相或一時的幻念而已。)
  悟空等了很久不見八戒回來﹐就到洞前打聽。小妖們一見﹐舉着刀槍前來抓他。悟空因為身體酸痛沒有力氣﹐不敢和他們打﹐就變成一個花布包袱﹐躲在路旁。小妖們找不到悟空。看見有個花包袱﹐就提到洞裡﹐丟在一旁。  悟空忽然聽見紅孩兒吩咐兩個小妖去請他的父親牛魔王來吃唐僧肉。牛魔王是孫悟空在花果山時的結拜兄弟﹐模樣他還記得﹐於是﹐拔了根毫毛變成了花包袱﹐自己則飛到洞外﹐變成牛魔王﹐在小妖的必經之路打獵。那些小妖不能分辨真假﹐就把悟空當作牛魔王請到了火雲洞。紅孩兒拜見了父親﹐說要殺唐僧吃肉﹐悟空說他這幾天正在吃齋﹐還是過幾天再殺吧﹗這下引起了紅孩兒的懷疑﹐他找了個借口走到門外﹐詢問小妖﹐知道詳情後﹐心裡更加懷疑。
  紅孩兒回到洞裡﹐假裝忘了自己的生日﹐要悟空告訴他。悟空哪裡知道﹐讓他明天去問他的母親鐵扇公主。紅孩兒認定這個牛魔王是假的﹐便率領小妖們舉刀槍﹐向悟空打來。悟空用金箍棒擋住﹐現出原形說:“哪有兒子打老子的﹗”(
悟空(心猿=心的“源”頭、人人心靈的潛意識)變假牛魔王(假慈父─“慈”字有“牛角般的頭型”─,代表牛魔王的頭以回報紅孩兒之前變假觀音──人若是假慈悲而非以真心持戒,上天(心的源頭)也以假的來回報!“紅孩兒的生日”是指“求道日期”──“赤子之心”出生的
那一天千萬不可忘記,否則“假修”的面具也會原形畢露。)  悟空變成一道金光飛出妖洞﹐直接來到南海﹐拜見觀音。把紅孩兒抓走師父﹐冒充菩薩騙走八戒的事說了一遍。觀音聽了非常生氣﹐將手中的玉淨瓶丟到海浬。不久﹐一隻烏龜把淨瓶托出水面﹐觀音讓悟空去拿瓶子﹐沒想到悟空竟然拿不動。  觀音告訴悟空﹐瓶中裝着整整一海的水。她上前輕輕托起淨瓶﹐讓徒弟木叉到李天王那借來了三十六把天罡刀。觀音把刀拋向空中﹐念了個咒語﹐那刀就變成了一座千葉蓮花台。觀音縱身跳了上去﹐駕雲離開了南海。悟空和木叉緊緊跟在後面。
  大約離火雲洞四百多里的時候﹐菩薩停了下來﹐叫來山神和土地﹐讓他們把週圍三百里的野獸﹑昆蟲都安排到山頂上。等一切都辦妥了﹐她放倒淨瓶﹐頓時眼前成了汪洋大海。菩薩又從袖裡拿出定身禪﹐變成落伽山仙境。

  菩薩在悟空的左手心上寫了個“迷”字﹐讓他把紅孩兒引出來。悟空來到火雲洞前﹐一棒子打壞了大門。紅孩兒端起槍來打悟空。悟空拿金箍棒一擋﹐左手在紅孩兒的臉前一晃﹐邊打邊退。紅孩兒頓時着了迷﹐緊追不捨﹐來到觀音跟前。悟空躲到菩薩的背後。紅孩兒找不到悟空﹐舉槍向菩薩刺去。菩薩變成一道金光﹐帶着悟空飛上九重天﹐蓮花台卻扔在原處。紅孩兒得意忘形﹐學着菩薩的樣盤腿坐進蓮花台﹐不料蓮花台的花瓣突然不見了﹐竟變成一把把鋒利的尖刀。
引“迷”入悟=菩薩引他坐上蓮花座=入悟)紅孩兒連忙忍着疼去拔刀子。菩薩念了個咒語﹐天罡刀都變成有帶倒鉤兒的﹐拔也拔不下來。紅孩兒連忙求饒﹐菩薩問他是否願意出家﹐紅孩兒疼痛難忍﹐表示願意出家﹐菩薩就封他為善財童子﹐接着用手一指﹐天罡刀自動掉在地上﹐紅孩兒的身體完好如初。紅孩兒野性不改﹐拿起火槍又要刺菩薩。菩薩扔出五個金圈兒﹐一個套在脖子上﹐其它四個套在四肢﹐接着菩薩念動咒語﹐疼得紅孩兒在地上亂滾。菩薩一停下來﹐紅孩兒的頭就不疼了﹐他拿起長槍又想刺菩薩。(三十六把天罡刀──代表人人的三十六顆牙齒。病從口入害身心,禍從口出損人格!越是以口傷人,自己最終越是受苦,好象在蓮花座上受刀刺之苦的紅孩兒一樣。以生理現象而言,人若虛火旺盛也會自咬唇舌。紅孩兒即人的身心,需要反省、懺悔改過以五戒(五個金環)收攝身心)
菩薩用楊柳枝蘸了一點甘露洒過去﹐叫了聲:“合﹗”只見紅孩兒雙掌合在胸前﹐怎麼使勁兒也分不開﹐沒辦法﹐只好低頭下拜。菩薩讓悟空趕快救出唐僧﹑八戒﹐好早些上路﹐然後帶着善財童子回南海去了。悟空告別了觀音﹐找到沙僧﹐一起到火雲洞把小妖們全部殺死﹐救出師父和八戒﹐一把火把火雲洞燒成灰﹐然後跟着師父繼續向西天走去。




失落的「海洋女神」—反思人性的自私


Sedna,the Inuit Goddess of the Sea (The 'Lost' Goddess)---About Selfish-ness.
Sedna is a very significant figure in Inuit mythology.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myth of Sedna. I will share with you the one I prefer.
As the legend goes, Sedna was a beautiful Inuit girl who lived with her father. She was very vain and thought she was too beautiful to marry just anyone. Time and time again she turned down hunters who came to her camp wishing to marry her. Finally one day her father said to her "Sedna, we have no food and we will go hungry soon. You need a husband to take care of you, so the next hunter who comes to ask your hand in marriage, you must marry him." Sedna ignored her father and kept brushing her hair as she looked at her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Soon her father saw another hunter approaching their camp. The man was dressed elegantly in furs and appeared to be well-to-do even though his face was hidden. Sedna's father spoke to the man. "If you wish to seek a wife I have a beautiful daughter . She can cook and sew and I know she will make a good wife." Under great protest, Sedna was placed aboard of the hunters kayak and journeyed to her new home. Soon they arrived at an island. Sedna looked around. She could see nothing. No sod hut, no tent, just bare rocks and a cliff. The hunter stood before Sedna and as he pulled down his hood, he let out and evil laugh. Sedna's husband was not a man as she had thought but a storm petrel in disguise (some version tells of “a raven in disguise”). She screamed and tried to run, but the bird dragged her to a clearing on the cliff. Sedna's new home was a few tufts of animal hair and feathers strewn about on the hard, cold rock. The only food she had to eat was fish. Her husband, the storm petrel, brought raw fish to her after a day of flying off in search of food.
Sedna was very unhappy and miserable. She cried and cried and called her father's name. Through the howling arctic winds Sedna's father could hear his daughter's cries. He felt guilty for what he had done as he knew she was sad. Sedna's father decided it was time to rescue his daughter. He loaded up his kayak and paddled for days through the frigid arctic waters to his Sedna's home. When he arrived Sedna was standing on the shore. Sedna hugged her father then quickly climbed into his kayak and paddled away. After many hours of travel Sedna turned and saw a black speck far off into the distance. She felt the fear well up inside of her for she knew the speck was her angry husband flying in search of her.
The big storm petrel swooped down upon the kayak bobbing on the ocean. Sedna's father took his paddle and struck at the storm petrel but missed as the bird continued to harass them. Finally the storm petrel swooped down near the kayak and flapped his wing upon the ocean. A vicious storm began to brew. The calm arctic ocean soon became a raging torrent tossing the tiny kayak to and fro. Sedna's father became very frightened. He grabbed Sedna and threw her over the side of the kayak into the ocean. "Here, he screamed, here is your precious wife, please do not hurt me, take her."
Sedna screamed and struggled as her body began go numb in the icy arctic waters. She swam to the kayak and reached up, her fingers grasping the side of the boat. Her father, terrified by the raging storm, thought only of himself as he grabbed the paddle and began to pound against Sedna's fingers. Sedna screamed for her father to stop but to no avail. Her frozen fingers cracked and fell into the ocean. Affected by her ghastly husbands powers, Sedna's fingers while sinking to the bottom, turned into seals. Sedna attempted again to swim and cling to her father's kayak. Again he grabbed the paddle and began beating at her hands (another version mentions “Sedna even got her fingers chopped off mercilessly while clinging at the boat’s rim”). Again Sedna's hands, frozen by the arctic sea again cracked off. The stumps began to drift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this time turned into the whales and other large mammals. Sedna could fight no more and began to sink herself.
Sedna, tourmented and raging with anger for what had happened to her, did not perish. She became, and still is today, the goddess of the sea. Sedna's companions are the whales and the seals (the seals are said to be transformed from her chopped-off fingers) and they sit with her at the bottom on the ocean. Her anger and fury against man’s selfishness is what drums up the violent seas and storms . Hunters have a great respect for her. Legend has it that they must treat her with respect. Shaman's from the world above must swim down to her to comb her long black tangled hair. This calms Sedna down. Once this is done, she releases her mammals to allow the Inuit to eat from the bounty of the sea. It is for this reason in the north that after a hunter catches a seal he drops water into the mouth of the mammal, a gesture to thank Sedna for her kindness in allowing him to feed his family.

This is the legend of Sedna.
Retrieved from http://www.hvgb.net/~sedna/story.html

* * * * *
因纽特的海洋女神--賽德娜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麗的因紐特(Inuit)女孩和自己的父親相依為命,她的名字叫做賽德娜。仗着姣好的容貌,她變得傲慢而虛榮,一次又一次地回絕了上門求婚的獵人們。後來有一天,她的父親對她說:「賽德娜,家裡的食物已经所剩不多,你還是盡快嫁人吧,那樣才有人照顧你的生活。這樣好了,無論下一個上門求婚的獵人是誰,你都必須嫁給他。」賽德娜卻對父親的話毫不理睬,只是繼續對照着自己水中的倒影梳理長長的頭髮。
  没有幾天,他們的帳篷外就來了一個獵人。他衣着光鮮,但臉卻藏在低低的帽檐下面。賽德娜的父親走上前去對獵人說:「我有一個美麗的女兒,有一雙善於烹飪和縫補的巧手。如果先生您正準備婚娶的話,我相信她會成为您賢惠的妻子。」獵人相信了老人的話,劃着皮船把賽德娜帶回了家。
  等到了目的地,下了船,賽德娜卻發現那裡没有草棚,也没有帳篷。她環顧四周,只見光秃秃的石頭和陡峭的悬崖。獵人在賽德娜面前摘下了帽子,他露出了自己的臉和魔鬼一樣的微笑。他根本就不是人類,而是一只偽裝好的叉尾海燕。賽德娜尖叫起来,準備轉身逃跑,卻被這只灰黑色的大鳥捉住並帶到了悬崖上的一片空地上,她的新家就建在那裡的冰冷堅硬的石堆上,堆滿了動物的皮毛。賽德娜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每天只能以叉尾海燕黄昏帶回家的生魚為食。
  日復一日的艱苦生活讓賽德娜變得越來越痛苦,她常常哭泣着念着父親的名字。她悲傷的哭声終於被呼嘯的北極寒風送到了父親的耳邊。他為自己曾經作的決定後悔不已,並決定把女兒救回來。他把行装準備好,然后劃着自己的皮船穿越冰冷的海洋去找自己的女兒。他到達那個島嶼的時候,女兒賽德娜就站在海岸邊,她冲上前去緊緊地擁抱自己的父親。兩人劃離島嶼,過了一會兒,賽德娜回頭望見遠處的天空出現一個黑点。她害怕起来,因為她知道,那黑点就是她憤怒的來抓她回家的丈夫。
  叉尾海燕飛到跟前,向皮船俯冲下来。賽德娜的父親用船浆朝海燕掄過去,這只灰黑色的大鳥輕巧地躲開,繼續騷擾他們。叉尾海燕又一次飛撲下來,用翅膀拍打起冰冷的海水。一場風暴随之出現,平静的北冰洋頓時變成一股猛烈的急流,似乎要將小船撕裂。賽德娜的父親變得驚恐不安,他一把抓起賽德娜將她丢入了咆哮的海水。他叫着:「帶她走吧,請别傷害我。」

<--叉尾海燕(鸌鳥) Storm Petrel   
賽德娜在刺骨的海水中掙扎,身體漸漸失去了知覺。但她還是努力游向小船,並抓緊了船舷。但她胆小如鼠的父親為了自保,再一次將她推入水中,以船槳拍打她的手(另一傳說版本提到:就連賽德娜緊緊抓住船邊的手指也被無情地砍斷了)。賽德娜再也没有力氣堅持了,她任由自己冰冷的身體沉入海底。 賽德娜並没有消失,而是成為了海洋女神,在深深的北冰洋底,終日與鯨魚以及自己手指所化成的海豹為伴。她因為舊日面對男人自私自利之際遇而難以消散的盛怒化做了北極的巨浪和暴風。獵人因而對她又敬又怕。傳說只有當巫師游到海底為她梳理黑長糾結的頭髮的時候,風浪才會平息。然後,她會為獵人們放開那些海洋動物以示海洋的慷慨與博大。所以,即使到了現在,每當獵人捕獲一只海豹,他都會在海豹的口中滴入些水,向賽德娜的仁慈感恩。 這就是賽德娜的神話傳說。 後來,於2003年11月14日﹐在加州理工學院的邁克.佈朗、雙子天文臺的Chad Trujillo和耶魯大學的David Rabinowitz發現了一顆小行星,位於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之間,就命名為塞德娜(Sedna)。這是由於「賽德娜」有着「失落之女神」外號的緣故,也就附和了太陽系中「第十大行星」的「失落 (被遺忘) 」身份。

故事中的哲理反思:
人類自遠古的老祖宗以來都對生命有着一股莫名的熱愛,尤其珍惜自己的性命,以致在潛意識裡總會有「貪生怕死」的劣根性種子存在,這劣根性的生命執着就是宗教所謂的「掛礙」或「我執」,以通俗話而言就叫做「自私」。其實,「自私」正是自古以來人類的最大弱點,也是「人性的最大污點」。還記得,在2001年911事件發生的那一刻,當恐怖分子襲擊紐約的世貿大樓雙峰塔時,大廈中部燃起熊熊火焰並且一層一層漸漸的坍塌下來,也有不少來不及逃生的人在面對死神逼迫之際,不想在大樓內活活地被燒死或被塌樓壓死,便從所處的高層往大樓窗口外跳,以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正是人類在被逼往死角而失去理智時,在潛意識中所作出最驚慌與痛苦的抉擇!
然而,上面這一則神話故事卻道出了「人性的自私」,那是在面臨自己生命受威脅的考驗時,所作出的、失去理智的醜陋抉擇。原本是持着與生具來的父愛,要把女兒從痛苦婚姻的魔爪中救出,可是卻在緊要關頭,又親手將女兒交還給那發狂的海燕。人性的自私使得骨肉親情也變得脆弱了,弱得不堪一擊。
孔子說的「克己復禮」應該是「克制」這個「自私」吧,也才能恢復本性的「善」!雖然這只是一則傳說,但是既然被愛斯基摩人流傳了數十個世紀那麼久了,應該含有一定程度的古人智慧或人生哲理吧,值得人們更進一步去品味與省思。相信將來在修道路程中各人所需面臨的「大考」(天理人情考、智慧考、道盤考--都是關系到各人和祖先的靈性之昇或降的、萬萬不可輕視的「大考題」),大有可能也是環繞於要修道人在面對「人性的自私」時如何作出理智的抉擇……。認理實修的人確實不得不謹慎自己的念頭,要真正做到「以大體為重」才行,定要多考量大體、少執着於一己之私。自古以來成聖成賢的修行人在修行過程中都不外是要去除這個對「小我」的執着罷了(犧牲小我--克己),也才能夠更進一步地完成「大我」--復禮。


Saturday, February 19, 2011

窗---美景來自那美好的心靈




在一家大醫院的小病房裏,曾住過兩位病人,他們的病情都很嚴重。這間病房十分窄小,僅能容得下他們倆。病房設有一扇門和一個窗戶,門通向走廊,透過窗戶可能看到外界。其中一位病人經允許,可以分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個小時。這位元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則不得不日夜躺臥在病床上。當然,兩位元病人都需要靜養治療。使他們感到尤爲痛苦的是,兩人的病情不允許他們做任何事情藉以消遣,既不能讀書閱報,也不能聽收音機、看電視……只有靜靜地躺著。而且只有他們兩個人。噢,兩人經常談天,一談就是幾個小時。他們談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戰爭中做過些什麽,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時間一到,靠近窗戶的病人就被扶起身來,開始一小時的仰坐。每當這時,他就開始爲同伴描述起他所見到的窗外的一切。漸漸地,每天的這兩個小時,幾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全部內容了。很顯然,這個窗戶俯瞰著一座公園,公園裏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著一群群野鴨、天鵝。公園裏的孩子們有的在扔麵包喂這些水禽,有的在擺弄游艇模型。一對對年輕的情侶手挽著手在樹陰下散步。公園裏鮮花盛開,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還有五彩斑斕、爭相鬥妍的牡丹花和金盞草。在公園那端的一角,有一塊網球場。有時那兒進行的比賽確實精彩,不時也有幾場板球賽,雖然球藝够不上正式决賽的水平,但是,有得看總比沒有强。那邊還有一塊用于玩滾木球的草坪。公園的盡頭是一排商店。在這些商店的後邊,鬧市區隱約可見。躺著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一切。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描述仍在繼續:一個孩童怎樣差一點跌入湖中,身著夏裝的姑娘是多麽美麗動人。接著,又是一場扣人心弦的網球賽。他聽著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親眼看到了窗外所發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當聽到一名板球隊員正慢悠悠地把球擊得四處皆是時,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産生了一個想法:爲什麽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有幸能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爲什麽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他爲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竭力不再這麽想。可是,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却變得愈加强烈,直到幾天以後,這個想法已經進一步變爲緊挨著窗口的爲什麽不該是我呢?他白晝無時不爲這一想法所困擾,晚上,又徹夜難眠。結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醫生們對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這時他的同伴突然醒來,開始大聲咳嗽,呼吸急促,時斷時續,液體已經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兩手摸索著,在找電鈴的按鈕,只要電鈴一響,值班的護士就會立即趕來。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紋絲不動地看著。心想,他憑什麽要占據窗口那張床位呢?痛苦的咳嗽聲打破了黑夜的沈靜。一聲又一聲……卡住了……停止了……直到最後呼吸聲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繼續盯著天花板。第二天早晨,醫護人員送來了漱洗水,發現那個病人早已咽氣了,他們靜悄悄地將尸體擡了出去,絲毫沒有大驚小怪。稍過了幾天,似乎這時開口已經正當得體。剩下的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讓他挪到窗口的那張床上去,醫護人員把他擡了過去,將他舒舒服服地安頓在那張病床上,接著他們離開了房,剩下他一個靜靜地躺在那兒。醫生剛一離開,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掙扎著,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頭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卻只是光禿禿的一堵白色的墻!
泰格特

故事中的哲理反思:
美景來自那美好的心靈──沒有美好的心靈,即使看到窗外的美好景色景也沒有辦法領略美景的所在!
原來之前那位靠近窗口的病人所說出來的「美麗公園」也不過是他自己內心深處對希望(或「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向往,而他向另一位長期平躺的病人所訴說出的美好面畫,卻剛好起着一種鼓舞對方潛在生命力的作用,以致對方能活得更久。前者(靠窗的病人)的這一種精神也可說相當於菩薩一般的精神了──自己的生命有限卻也要把「美好的信念及憧憬」帶給後者(不靠窗的病人),直到他自己生命的燭光燃盡為止。然而,當一個類似這靠窗病人的修行人正沉醉在自己的「幻想」而難以自拔時,他那種「自欺欺人」的行為有時也會偏離中庸之道、有時也是很危險的──關於這方面的極端思想,在大家進德修業的當中,是有必要更進一步檢討與反省的!

另一方面,如果您是那位後者病人,當聽到前者病人訴說一些精彩畫面時,會不會產生一種自慚形穢、恨不得能自己坐起來親眼目睹一番的感受呢?(指一些身為後輩的學道者聽到前賢訴說自己的某些修道感應、或靈異經驗時,有否產生自我激勵亦或半信半疑的心態?)。要是將來有一天當您看到多日來所聽到的只不過是一種「捏造的幻想」時,您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心態呢?是感激嗎?還是由於醒覺自己被「愚弄」了而生氣? 又或者是兩者都有的矛盾心態?…… 這或許也是上天所降的考題吧,考驗你是否有一顆「不至於見死不救」--即是「懂得感恩」的美好心靈,方能感悟及領略「心靈的美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追隨前賢們修道時,有時應該保持一定程度的「冷靜與客觀」,不要把前賢們過渡地「偶像化」,好比「前者病人所看到的『美麗公園』畫面---例如有關某些歷史人物轉世之類的靈異感官」,很有可能是當事人一種過度用情而產生的幻覺罷了,不應該過於執著或支持,更不應該「諂媚」地、不加思索並且一律照單全收地任意「迎合」,須知「平常心」才是應有的理智態度,也才能不至於誤入了阿修羅所布局的考圈内(熟不知所謂的假弓長、假彌勒還不是由這樣的偶像主義或一念之私而互動演變出來的?那也確實是一種很不健康的心態)--這也可說是從故事中所引伸出的、另一方面的哲理反思。

Friday, February 18, 2011

人生的「豪華之旅」

其他參考資訊:

生活篇

更多何老前人的舊照片


輪廻篇

甘迺迪從西德轉生(綜合自舊報章的詳盡版)(中英對照)

因果輪廻的旁證(另加婆媳不和的考古實例)

因果輪廻的旁證()——省思八大誠與勸發懺慧智

因果輪廻的旁證()—— 華夏古卷早有因果論

前世今生的鐵證()——累世修來方得渡(修女轉世實證)

前世今生的鐵證()——五官留型善心存(靈性胎記研究)

 

啟信

鳳飛飛結緣訓文(中英對照)

余金裕求道記(中英越對照)1985年臨危不死

黃河決堤天機碑文——第一手抄原稿重現(中英越對照)

《啟示錄》的真理啟迪():從末日虛驚到美伊戰役

宣化上人的懺悔結緣訓——中英越對照


寓言(先天解/配合身心靈靈修觀)

小寓言,大道理:老婦人和醫生——眼盲與心盲

小啟示 大道理:「靜心」

人生的「豪華之旅」

    一對老夫婦省吃儉用地將4個孩子撫養長大。在他們結婚50周年之際,為了報答養育之恩,4個孩子決定送给父母一張最豪華「愛之旅七日游航程」的船票,好讓老兩口盡情徜徉於大海的旖旎風情之中,以滿足他們倆觀賞黃昏海景的愛好。老夫婦帶着頭等舱的船票登上豪華游輪,可以容納數千人的大船令他們贊嘆不已。而船上更有游泳池、豪華夜總会、电影院、賭場、浴室等,真令他們目不暇給、驚喜無限。
     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各項豪華設備的費用都十分昂貴,節省的老夫婦盤算自己不多的旅費,實在舍不得輕易去消費。他們只得在頭等舱中安享五星級的套房設備,或流連在甲板上、欣賞海面的風光。

    幸虧他们怕船上伙食不合口味,隨身帶有一箱方便麵,既然吃不起船上豪華的精致餐飲,只好以泡麵充饑,如想變換口味吃吃西餐,便到船上的商店買些西點麵包、牛奶以果腹。除了臥房和甲板,便沒有涉足其他的場所。
    到了航程的最後一夜,丈夫想想,若回到家後,親友鄰居問起船上餐飲如何,而自己竟答不上来,也是說不過去的。和太太商量後,他索性狠下心来,決定在晚餐時間到船上的餐廳去用餐,反正也是最後一頓,揮霍一次又何妨。
    在音樂及燭光的烘托下,歡度金婚紀念的老夫婦恍若回到初恋時的快樂。在舉杯暢飲的笑聲中,用餐時間已近尾聲,丈夫意猶未盡地招来侍者結帳。侍者很有禮貌地問:「能不能讓我看一看您的船票?」
    丈夫生氣地說:「我又不是偷渡上船的,吃頓飯還得看船票?」然後不情愿地將船票扔到桌子上。
     侍者接過船票,拿出笔来,在船票背面的許多空格中,劃去一格。同時驚訝地問:「老先生,您上船以後,從未消費過嗎?」
     老先生更是生氣:「我消不消費,關你甚麼事?」
     侍者耐心地解釋:「這是頭等艙的船票,航程中船上所有的消費項目,包括餐飲、夜總會以及賭場的籌碼,都已經包括在船票售價内,您每次消費,只需出示船票,由我們在背后空格注銷就可以了。老先生您——。」
    老夫婦想起航程中每天所吃的泡麵、喝的礦泉水,而在過一個多小時船即將靠岸,不禁相對默默不語……
     故事中哲理的參悟─── 這兩位老夫婦象徵着「剛剛求道的新道親」,老前人曾說過:「新道親大過老阿公(閩南話) 」,事實上「内在修有待改進而且尚未發心的道親們」難道不是如此嗎(只願意吃甜頭﹐並總是等待他人「侍候」﹐甚少自動自發地去服務他人)? 另一方面,「老夫婦」也代表人人六萬多歲(很老很老)的「本性」。4個孩子可代表生命中所經歷的「生老病死」,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一個人出生或 「求道」的那一刻,上天已經將最好的頭等艙船票交给了你。您原本可以在物質上、心靈上享有最豪華的禮遇,只要您愿意出示您的船票(只要您有誠意、愿意邁開 修道的第一個腳步,上天都會讓你在靈性上得到豐收的成果──這便是「最豪華的禮遇」)。
     千萬别象那兩位老夫婦一样浪費了頭等艙船票,過着「借泡麵充饑」一般的生活(求了大道而不愿意修持或探究大道的深奥真理,形成了靈修的浪費)。您的後天工作或者將來修道、辦道的先天工作(這是在成全班講臺上講員向班員說的),就是上天賜予您的頭等舱船票,趁還没有下船,您就應該好好享受一番工作的樂趣吧!
      
    也不要象老夫婦的孩子們那樣(在此也可象徵「引保師」),送了頭等艙船票給兩老卻沒有說明船票的用法(指不負責任的引保師帶新道親來求道卻沒有進一步成全新 道親、沒有說明道的寶貴和求道的意義)。更不要在侍者向您要求出示船票時,表示生氣和不情愿──將來百年以後,靈性要是到了三官寶殿,三官大帝要您出示 「求道記錄」(或進一步播看您在世時的修道過程)就由不得您說「不知道」、也由不得您「耍脾氣」了。